(资料图片)
【本文来自《“高考”作为最大范围的一次社会性选拔,它不可能采取复杂的选拔标准,只能是考试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花叶芦荻换个说法,考试是目前大规模选择人才最不坏的那种方法,我们只能优化改革这种制度,绝对不能取消。
是的,而且是中国数千年来人才选拔制度不断演变后最终的选择。
人人都说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,这自然是对的,可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,八股取士的出现也有必然性。因为这就是最公平的办法,你没办法随意歪曲原典的意思,主考官也不能凭借个人好恶去打分。
要知道在科举刚刚成制度的唐代,考试之前一般都需要去拜访主考官,然后凭借家世背景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。
这直接推动了后面各代的反作弊改革,比如宋代的时候,科举考试的主考官,在阅完卷之前不能离开,是不是和今天高考阅卷老师集中阅卷很像?还有糊名,然后让别人誊抄考卷再最终送去主考官那里阅卷,就是怕考生借家世背景,怕主考官以权谋私。
到明代,科举考试的反作弊检查更上一层楼,进入考场之前全身都得被搜一遍,前代的各种反作弊手段基本上都有,而且还搞出了八股取士,可以说明代八股取士还是有积极意义的,当时对思想的限制还没那么严重,只是文章得做八股文,需要规范,这可以说算得上古代最早的公文模板吧,不能随意乱写,等到清代才开始变本加厉,走向极端。
可以说人才选拔制度,从最早的夏商周时期的子承父业,到后面的察举制、九品中正制一直到科举制,贯穿了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,才最终发展到今天这样比较科学的各种考试制度,高考、公务员考试等等,以前科举一考定终身,现在则是把考试制度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来考察人才水平。
而考试制度的优点只有一个,那就是公平、公平、还tm是公平